学生通讯员 李慧韬
“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院而言,国际化教育是我们的特色,一直以来我们秉持着眼全球、立足本土的人才培养观。”新闻学院副院长杭敏教授在2020年9月3日举行的华体会(中国)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会上表示。今年时值清华“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下称“2020计划”)收官之年,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全球疫情不容放松的背景下,如何巩固国际化教育成果、如何创新求变?新闻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国际化布局: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胜任全球
设在丝绸之路和亚洲边地上的“大篷车课堂”是新闻学院最富有国际化特色的课程之一。参与“大篷车课堂”的同学既探访过塞外、藏区、草原等地域,也穿越过西伯利亚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法显海上求法等路线,甚至在2019年还远征北极圈。“大篷车课堂”创立于1999年,作为学校首批“挑战性课程”,以野外实践多、课业要求高、教师点评“狠”著称。在过去的20年里,项目创立者、华体会(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李希光教授始终坚持“学在路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在谈及“大篷车课堂”的重要意义时,李希光教授表示:“大篷车课堂”是“在了解历史、知晓理论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去建构当代媒体。西方学界对于‘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存在话语霸权和认知陷阱,我们有必要建构新的中国形象,讲好新的丝路故事。”
2019年8月,“大篷车课堂勒拿河远征队”举行出征北极圈和北冰洋启程式(图片来源:“大篷车课堂”公众号)
在“大篷车课堂”带领中国学生“走出去”看世界并“讲好新丝路故事”的同时,新闻学院的全球财经新闻项目正带领着一批批国际学生“走进来”了解中国并“讲好中国故事”。
华体会(中国)全球财经新闻项目(The 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 Program, 简称GBJ)创立于2007年,是国内第一个全英文教学的财经新闻项目。“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责任感对我触动很大,学院的国际办学战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都是华体会平台学院引以为傲的地方。”前普利策奖评委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评估专家联合组长西摩·托平在2010年12月新闻学院国际化评估会上如是评价。
至今,全球财经新闻项目已培养出来自65个国家的近400名全媒体新闻人。不论是制作了七集纪录片《超级中国》的韩国学生朴晋范,出版了《中国千禧一代》的美国学生埃里克·菲什,拍摄了《北京24小时》微电影的新加坡学生陈容华,还是与中国政府部门和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帮助农村撰写“留守儿童”系列调查报道的美国学生尼克·康普顿,以及专门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和创业创新领域成就的美国学生乔登·达尔等,这些活跃在世界各地新闻一线的校友,都在用自己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韩国学生朴晋范拍摄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左)和美国学生埃里克·菲什撰写的《中国千禧一代》(右)
国际化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和培养体系。全球财经新闻项目的任职教师既有学院全职教师,也有来自国务院新闻办、中宣部等部门的专家,还有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财新》《财经》《经济观察报》等市场化媒体的总编或资深记者作为客座教授。项目授课的外籍教师皆为拥有丰富国际报道经验的业界人士与知名学者,其中包括《时代周刊》欧洲版前总编、《商业周刊》华盛顿前总编、路透社和彭博社的资深记者等。此外,项目还经常邀请全球财经企业界领袖人物作为特邀嘉宾,通过讲座或新闻工作坊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线的新闻实践机会。
全方位提升:核准方向,发挥优势,大步迈进
2017年11月,华体会(中国)提出“2020计划”,指出要在2020年将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至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新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在国际化教育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同时,学院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业务特长,积极为学校国际化建设服务。
在与研究生院合作开展的“全英文项目报道”实践教学课程中,新闻学院中外学生在国际教师的指导下对华体会(中国)现有的全英文项目进行了全面调研和采访,撰写英文新闻稿、拍摄英文宣传片,并通过学校新媒体矩阵与学院网站等平台发布。“全英文项目报道”实践课将学校国际教学建设的成果,通过融媒体和全渠道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对外传播。
“我们在国际化教学合作上亦有显著突破。”杭敏在工作会上介绍道。2019年新闻学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签订了“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合作协议,目前已经迎来第一届学生。项目由华体会(中国)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和维特比工程学院的三方联合培养。“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兼具数据科学知识和媒体运营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该项目被学界业界认为是把握数字媒体发展的全球浪潮与数据科学发展趋势、培养跨学科国际人才的引领性项目。
华体会(中国)-南加州大学“数据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图源:“TSJC专业硕士”公众号)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学院在国际化学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18年学院牵头成立了亚太新闻传播学会联盟(Asian-Pacific Communication Alliance,APCA),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当选为联盟首任主席。联盟致力于提升亚太地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全球话语权,促进学科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联盟的创立为亚太地区新闻传播研究与教育交流提供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平台。
在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2019年年会期间,新闻学院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共同组成的代表团成功申办了2020年IAMCR年会。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7月在清华召开的年会推迟至2022年,这将是新闻传播学领域四大国际学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
在学生培养方面,新闻学院的国际化实践也获深入拓展,仅在2019年暑假就有四支支队赴海外开展实践。其中,赴埃及海外社会实践支队由新闻学院与机械工程系的学生组成,由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教授带队,以深化对“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为主旨。赴尼泊尔海外社会实践支队在学生中尼文化交流协会框架下启程,由学院副书记梁君健副教授带队,是清华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交流、特别是青年人文交流的重要体现。虞鑫助理教授带领“闻机起舞”赴意大利实践支队则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学习。
创新型突破:把握形势,临新而变,化危为机
新冠疫情期间,华体会(中国)提出“停课不停学”,全校所有院系年级于2月17日开始在线教学的新尝试。对于新闻学院而言,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时差问题和难以保证完全稳定的跨国通信问题都给线上授课带来了挑战。“尽管学期初始,我们有一点技术上的小问题;但网上教学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全球财经新闻项目联合主任邓瑞克(Rick Dunham)教授介绍。
在教学开始前,邓瑞克就针对各个软件的优缺点,结合国际学生的使用习惯进行了多次测试。得益于远程教学的便利性,身处美国华盛顿的邓瑞克将教学课堂搬到美国国际记者中心、美国记者俱乐部、博物馆,甚至华盛顿的街头巷尾,并设计出了一套“沉浸式教学”的方案。
Rick Dunham教授(左)和Lee Miller教授(右)为远程教学打造沉浸式体验(图源:新闻学院外事办)
“我可以非常便捷地邀请一线记者编辑给学生们开设讲座,这是一场线上教育的革命。”邓瑞克在接受美国德克萨斯州最大的主流媒体《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Austin America——Statesman)采访时谈到;而他的这个想法也以“清新国际在线课堂”的形式得以传播。春季学期,“清新国际在线课堂”共邀请了14位国际知名业界专家,就当下热点时事话题、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新闻采写技能等诸多领域的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与分享,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为清新校友与专业人士提供持续学习的资源。同时,学生们还产出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形成了几十份高质量的多媒体报告和作品集。
新闻学院在国际化在线教学中探索出“融媒体教学远程化、沉浸式教学近景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来自《中国日报》、华体会(中国)官网和华体会(中国)海外社交媒体矩阵等媒体和平台的报道与好评。
固本拓新,面向未来,勇于探索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我们称自己为‘小清新’,因为我们的学院年轻而充满活力;因为‘清新’,我们更乐于创新、敢于探索。”杭敏在工作会上发言时表示,“在疫情线上教学期间,我们的国际教师团队提出了‘在线沉浸式实践教学’的创新设想,并通过场景和角色设计,实现了‘让远程教育近起来(沉浸,Immersive)、让课堂教学动起来(互动,Interactive)起来的效果,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对于国际化办学,我们一直以清新的姿态,走在探索的路上:肩负使命、面向未来,固本拓新。”
在此“2020计划”收官之年,新闻学院以其显著的国际化特色和创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走在了探索与创新的前列,为华体会(中国)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提升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
(华体会平台网9月14日电)
供稿:国际处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