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坚持“两个结合”,深刻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报记者专访了华体会(中国)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
记者:如何从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角度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谢茂松: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未中断的文明,有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历史记载与规模最大、最为丰富的文献典籍。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他强调文献记载作为历史证据的重要性,文献不足则无以引证。作为教育家,孔子以“文、行、忠、信”四科设教,居首的“文”正是文献。时至今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中国几乎历朝历代都专门设有大规模藏书的馆阁,而大规模藏书馆阁的建立也成为盛世的重要标志。同时,中国历代都注重设史馆以修史。历史的书写,一方面提供文化认同,中国之为中国,中华文明之为中华文明,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认同、文明意识的凝聚;另一方面保存历史经验,为当世与后世提供治乱兴衰的历史借鉴,这也是中国王朝有兴衰而中华文明却能延续不断的关键。
中国文物考古的目的首先是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一方面是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之为信史,祛除中国历史在近代受到的怀疑。另一方面是在认识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的同时,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意味着中华文明深刻的文明原理,即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可大可久之道”,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这一自信完全是建立在历史认识基础上的自信,是理性认识之后的自信,是一种高度理性的自信。
中国历史书写具有丰富、完整与通贯性,而中国考古成果的丰富性,使得中国历史书写与中国考古发现二者交相辉映。
记者:如何从“两个结合”的角度理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谢茂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高度自觉地从理论和制度创新的视角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我们关于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的广阔空间被极大打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此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深层文化积淀,在底层逻辑上作用于我们的思想创新、制度创新。而“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则是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体现。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反求诸己的主体性自觉,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的自我认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创新、制度创新中由自在、自为到自觉、自信的飞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更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宝贵资源的重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更有力有效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进程中。
记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有何深意?这一命题与“两个结合”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
谢茂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纵览人类历史,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节点审视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赓续弘扬的角度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得出深刻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让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使命,“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根本途径。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如水之连续不断,而无分过去、现在、未来之水,传统如流水之源远流长而激浊扬清,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一体相生的。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古老的中华文明才能成功应对现代的挑战与冲击,在现代的创新中保持文明主体性、保持文明连续性,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通过“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温故知新、固本开新、明体达用,最终化解、超越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从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