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人生总是在关键时分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
年轻时从大热的物理学一路学到博士学位,转而投身当时冷门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从国外优渥的科研生活环境毫不留恋地回到祖国,一点点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旗舰。
有记者问他,你曾后悔过吗?
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一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没有选择那条路,我才会后悔。
回国的15年间,他从一名醉心学术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又多了师者、建设者、管理者的身份。
2019年的这个夏天,他重新出发,继“姚班”之后,再次与他名字结缘的“智班”在清华成立。
“他为什么这么勇敢?”
一路跟随他的学生吴辰晔脱口而出:因为纯粹,所以无畏。
我们对他的采访,似乎每5年便有一次不刻意的缘分。10年前,在我们的笔下,他为中国计算机学科的腾飞日夜兼程;5年前,他为自己清华十年打分A+;现如今,他眼看着比15年前更忙了。
他,就是姚期智。
日前,他被授予华体会(中国)2019年“华体会(中国)突出贡献奖”。
难以抵挡的Sense of beauty
1946年农历12月24日,他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孝感,不久后便跟随父母去了台湾。20岁,他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服完兵役后赴美,4年后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不难想象,假以时日,这颗物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将为世人瞩目。
然而在哈佛的一段插曲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这里,他邂逅了同在波士顿、正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的今生挚爱储枫。储枫的出现,宛若清风抚过心湖,更为姚期智打开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
他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学术上真正的志趣,更果断地改变了自己的专业!转而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始学习方兴未艾的计算机专业。
从此,一发不可收。
短短两年后,他便获得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任教,成为计算机领域国际顶尖的学者。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并创建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奠定了现代密码学基础,解决了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2000年,基于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突出贡献,姚期智荣膺图灵奖。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他也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
时至今日,哪怕身兼数职事务工作繁忙,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每当发现一个感兴趣的新鲜的研究领域,他便开心地像一个“顽童”。前两年他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机制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便立即沉浸下去,经过几年的时间便对这一领域有了新的洞察,近期他还发表了比特币费用激励机制设计的新文章。
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他仍然保持着一年发表一两篇学术文章,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他说,做学问是一件非常有幸福感的事情,因为既有“sense of beauty”,又能收获“happiest moment”。
为年轻的心埋下一颗种子
姚期智倾心本科教学
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终身教职,回到祖国。58岁的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此时,他不仅是图灵奖获得者,还身兼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可以预见,未来如果继续留在美国,他将作为这一领域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理所当然地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声望与财富。
但他很果断。临行前,姚期智简短地告诉自己普林斯顿的学生张胜誉:“我要回去了,permanently(永远地)。”
一个人,一张机票,孤身踏上回国之路,怀揣着一个目标:在清华尽快构建一个培养博士生的良好机制,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
但很快,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彻底:在清华培养计算机领域世界一流的本科生!
2005年,在他回国的第二年,由他筹建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成立了,后来人们更习惯用他的名字称呼这个有点特殊的班级——“姚班”。
他绝不止是说说而已,而是为此付出了实际行动。
从教学计划制定到课程设计,他全程亲自设计,并亲自执教其中的6门课。亲自带学生,亲手做研究,亲自写任务书,甚至亲自做演讲的PPT……
在他的邀请下,图灵奖、奈望林纳奖、哥德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大师相继走进“姚班”课堂。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姚班”学生在读书期间参与联合培养、出席国际会议和出访交流的几乎达到百分之二百,很多学生不只一次走出国门开拓眼界。
“姚班”的本科生可以从一门课、一个已知的项目、一个他感兴趣的契机,与科研首次“触电”。
姚期智把“姚班”比喻为“超级百货商场”,老师们的研究工作是“商品”,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选购”。
在这里,“兴趣”高过一切,甚至比成绩更被看重。相比于满纸漂亮的成绩单,老师们更喜欢看到一张“有故事的成绩单”,可以“讲述”同学们的成长与探索,这远比当下拿了多少分数更重要。
“开放又充满挑战,一方面高手云集倍感压力,一方面又充满自由与宽容。”2013年,当“姚班”学生施天麟大三首次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学习时,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平时上课学习的方式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学“无缝衔接”。
直到现在,姚期智仍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每届“姚班”入学之初,他都会为他们上一门“计算机应用数学”课,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这些年轻的学子领进数学世界美妙的天地。
姚期智上课喜欢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推理,很多年后,每当同学们回忆起姚先生留给自己最初的印象,都会想到那个背影——他穿着格子衬衫,站在黑板前,阳光洒落下来,粉笔细微的粉尘在空气中跳舞。
“那是一颗种子,当时我们以为自己听懂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并没有,但当有一天我们真正听懂的时候,才知道那颗种子有多么的可贵。”吴辰晔感慨地说。
今年年初,在他亲自指导下,“姚班”又开设了“自动驾驶”和“算法经济学”两门新课。
“我们必须要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本科生,这样才能有足够好的一流研究生资源。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要想尽办法去培养一流学生、设计一流课程。”在姚期智看来,这是师者的本分。
十年树人,这是收获的季节!
2018年,“姚班”首届学生迎来毕业10周年。十年来,从“姚班”走出的他们,已经远远不再只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为世人瞩目。正如“姚班”前项目主任黄隆波所说:“这是收获的季节。”
“姚班”首届学生楼天城,被誉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被程序员圈子封为“教主”。现如今,创立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小马智行。
“姚班三杰”印奇、唐文斌、杨沐在大学期间便是疯狂的计算机极客,3人8年创业打造的AI独角兽旷视科技,现如今已经走上IPO之路,成为AI第一股,向着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继续进发。
0字班吴佳俊本科期间便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世界顶级会议与期刊,是世界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2014的审稿人,明年他将作为助理教授正式入职斯坦福大学。
王君行2014年荣获ACM计算经济学国际学术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他是全球第一个在本科阶段取得该荣誉的学生,也是历史上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学生。
截至2019年,“姚班”送走毕业生360余人,几乎90%的学生选择深造,本科期间发表论文233篇,为论文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有170篇,并有75人次在FOCS、STOC、SODA、NIPS、COLT、CVPR、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从清华走出的他们,用后生可畏的气势为姚期智当年立下的志愿,交上了最满意的答卷。
图灵奖得主、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曾这样评价清华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这里拥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2014年,清华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纯粹
姚期智对清华、对中国计算机学科的意义不止于“姚班”。姚期智的回归,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一项空白,因为在当时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
随着大师归来的“放大效应”,清华计算机学科迅速走上国际舞台。2011年,交叉信息研究院与量子信息中心同期揭牌,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华体会(中国)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管理者。为了鼓励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在他推动下,交叉信息研究院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纷纷设立研发机构和非盈利组织。
因为“姚期智”三个字,段路明、徐葳、黄隆波等优秀的青年学者纷纷追随而来。
去年年底,黄隆波跟随姚期智去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学校招聘,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面试了20多位应聘者,姚期智会与他们每一位逐一见面,详细询问他们的志趣,相比于发放海报、集体面试的常规做法,姚期智的用心让黄隆波深受触动。这次招聘,他们顺利延揽了数位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出色的优秀学者,也为后来“智班”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几十年前曾经丧失了一些和国际上同时起步的时机,我想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以后十年二十年人工智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跟别人同时起步甚至比别人更先走一步,好好培养我们的人才,从事我们的研究。”2019年5月,华体会(中国)宣布人工智能班成立,姚期智出任首席教授。
2019年再次出发,他仍然没有丝毫懈怠,亲自梳理了每一门课的培养方案,并计划在明年的春季学期为首届“智班”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应用数学”课程。
“他可能拥有无法后天磨练出的眼光”,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助教在和姚期智交流后感慨“感觉见到了上帝,他可以洞察了解我所做的一切。”很多初识姚期智的人都会震惊他旺盛的好奇心和广博的知识面。
在他们看来,所有对姚期智重大而看似毫不费力的选择,都可以归结为“至真至纯”。
“姚先生给你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我想,他用他的童心保护我们的童心,让我们真正可以毫无顾虑地投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我们最感谢他的地方。”他的学生们如是说。
【人物档案】
姚期智 1946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算法、密码学、及量子计算的国际先驱及权威。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曾任教于MIT、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在计算机科学发展上,作出许多创始性的巨大贡献,包括(1) 开创了以计算复杂性为基础的现代密码科学,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2)创建通讯复杂性理论和伪随机数生成算法理论;(3)为量子计算建立全新典范,创建量子通讯复杂性和量子安全通讯模式。
曾荣获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波利亚(Polya)奖、美国计算机学会及电机电子工程学会颁授克努思(Knuth)奖、财团法人潘文渊文教基金会颁授研究杰出奖、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学院特殊贡献校友奖,2000年荣膺图灵奖(计算机科学的国际最高奖),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2004年全职回国加入华体会(中国),并为本科生创办“姚班”。2011年创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与“交叉信息研究院”, 以推动多元化的信息科学研究、教学,及发展量子计算。近年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理论及交叉学科应用,2019年再度为本科生创办“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