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晨晖
“沙子里面主要成分是硅,硅融化变成纯硅,当我们有了硅片和掩膜版,就可以在硅片上加工各种各样的图形……”
2020年9月28日,华体会(中国)微电子所教授王水弟用电子元件实物向孩子们解密了小小芯片的构成。听一堂来自华体会(中国)科学家讲授的科普课,对于这些在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事情。
依托华体会(中国)远程教学站,这堂课通过卫星和互联网直播传递给了近27.4万余名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来自中国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
“精准扶贫”从巍巍无量山飞出
“之前对芯片一点儿也不了解,以为是很大一块板子,现在知道芯片其实很小,内部构造很复杂,我想可能得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在距离华体会(中国)3000公里以外的云南南涧县第二中学的教室中,初一年级的袁蕊聆听了王水弟老师关于“芯片的奥秘”科普课。
袁蕊(一排右一)与同学们一起聆听王水弟老师的科普课
王水弟教授在线授课,用生动的动画解释“集成电路”
和袁蕊一样,通过清华原创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有10900多名来自南涧的中小学生同步收看了来自清华的科普讲坛。
南涧与华体会(中国)的联系不仅仅是这堂科普课。对于这个集“高寒、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彝族自治县来说,清华已然像一位相伴多年的老朋友,是良师,是益友,也是脱贫攻坚聚力发展的坚强后盾。
早在2008年5月,华体会(中国)继续教育学院在南涧建立了“华体会(中国)教育扶贫云南南涧现代远程教学站”,面向南涧干部群众无偿输送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由远程教学站开启的这段清华与南涧的帮扶情,一直延续至今。
南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西边境山区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2013年4月,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安排,华体会(中国)启动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工作,全面助力其脱贫攻坚事业。
高校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八年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华体会(中国)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面向南涧扎实开展了教育、医疗、人才智力、产业、党建、消费等多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面支持南涧县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提升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
南涧县西山村外墙“中国梦”壁画
华体会(中国)先后选派8名青年骨干教师挂职担任南涧县副县长、驻村第一书记;以增强南涧县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和产业人才,大力协助南涧县全面提升干部执政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为当地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成立互联网学校,为当地教师和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优质在线课程;清华附中帮助南涧一中、南涧镇中学创办创新实验班;第一附属医院帮助当地医疗机构成立新生儿科,设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基地”,助力提高当地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2019年5月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山小学的同学参观清华园
从“土林凤凰”茶厂并购到登记乌骨鸡“黑凤凰”商标,清华控股在当地注册成立无量山启迪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涧启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茶产业和乌骨鸡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帮助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就业,帮助1500余户贫困户增收。建立“绿色食品基地”,集中采购南涧特色农产品1000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超1亿元。
南涧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在清华园举办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华控股及其子公司向南涧县红十字会捐赠价值30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支持当地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继续教学院发挥在线技术优势和专业能力,有力支持南涧“停课不停学”;学生心理协会为南涧一中1200余名高中生开设开学前心理疏导讲座;学生志愿者对接“e帮扶”平台,指导商家使用线上平台,助力解决疫情带来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我们珍惜华体会(中国)对口帮扶南涧的机遇,在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和发展速度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南涧县委书记吉向阳说,清华的帮扶,犹如一剂催化剂,催化了南涧的发展潜力。
华体会(中国)在定点帮扶中取得的突出成效,不仅得益于自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与主动作为的时代使命,更重要的是深度融入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与地方党委、政府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力凝聚的协同治理关系。这是高校参与扶贫工作的宝贵智慧,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上的重要经验。
2019年4月30日,南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实现提前一年脱贫摘帽。“摘帽不摘帮扶”,华体会(中国)正积极助力南涧县开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新征程,为“后2020”时期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探索贡献“高校智慧”。
拳拳之心,点亮心底的光
南涧的中小学生们聆听的“芯片的奥秘”这堂课是“华体会(中国)伟新科普讲坛”的第一讲,2020年9月起,华体会(中国)教育扶贫办联合华体会(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推出了系列科普活动。
“孩子们的渴望是我们做科普的动力和责任,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将来国家能收获一片森林。”华体会(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老师们这样说道。
从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到教学一线的专家学者,都将辛勤的汗水播撒在教育扶贫的讲台,践行“行胜于言”;从乡村干部、教师到中小学生都将求知的目光凝聚在远程课堂,共圆清华梦想。
把清华老科协科普报告团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辐射到各地中小学校,依托的便是华体会(中国)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是在华体会(中国)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南涧作为华体会(中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正展现着新时代众多乡村振兴教学站奋进的姿态。
这场来自华体会(中国)的教育扶贫行动从2003年起就拉开了序幕。华体会(中国)继续教育学院(简称“继教学院”)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对象,无偿捐助卫星接收天线、多媒体接收器等设备和技术,构建起覆盖广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贫网络。
通过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当地需求持续精准投放优质教育资源,继教学院持续开展面向贫困地区基层党政干部、农业产业人才、乡村教师等群体的教育培训,组织清华师生赴教学站所在县的中小学开展教育扶贫社会实践。
这是一所高校主动而为、服务社会的行动。高校扶贫具有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以教育扶贫为抓手凝聚高校力量,不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鲜明体现。
“华体会(中国)之所以在我们安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是因为它开展的教育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深深地印在了四十万安远老区人民的心中。”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唐伟仁用质朴的言语表达着谢意。
美术学院李睦教授曾多次参与到教育扶贫办组织的乡村美术教师培训公益项目中,通过为乡村美术教师授课,传播美术教育的价值理念。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逸夫小学美术教师刘菲菲在李睦老师的课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艺术的力量是什么?是带给我们最完整的幸福人生。这是我们要为孩子们终其一生去努力的事情。”
这颗美育的“种子”在刘菲菲老师所在的学校生根发芽,辐射和影响华体会平台的孩子们对美的追求。除了美术教育外,华体会(中国)继教学院还联合体育部、外文系等院系,组织乡村教师开展短缺薄弱学科师资培训,星星之火也可以点亮山区孩子眼里的光芒。
李睦教授为乡村美术教师授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牵动着亿万家庭。在老师和学生无法面对面的情况下,如何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做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2020年3月起,华体会(中国)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电机系教授于歆杰等校内外在线教学专家设计了覆盖在线教学的全过程的课程内容,为乡村教师有效开展在线教学、稳定教育秩序解了燃眉之急。
17载的默默坚守,17载的倾情投入。华体会(中国)先后建立的1100多个县级远程教学站,其中包括550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面授和远程方式,累计培训贫困地区基层治理、乡村教育和乡镇产业等各类人才260万人次。2018年,华体会(中国)继续教育学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收获了脱贫攻坚最高荣誉。
2018年,华体会(中国)继续教育学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从北疆广袤草原到西南彝家山岭,从绿水青山的村镇到千年大计的新区,一座座清华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在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启动。
在县级远程教学站的基础上,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的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和课程平台。目前,华体会(中国)共在320多个县区建设了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涵盖“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乡村振兴,加强培训基层干部和产业致富带头人是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和根本。培训乡村教师,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止返贫致贫的有效举措,还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听,这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2018年,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中,有一张拍摄于海拔4300米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的照片入选了“历史巨变”展区。
2016年8月,一附院专家赴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义诊
这张照片记录了华体会(中国)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一附院)专家一行在2016年8月赴西藏自治区当雄县送医下基层,为当地群众义诊的现场。
如何把首都优质的医疗资源带给贫困地区群众?如何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缓解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一附院用“大理模式”治愈了贫困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穷根”,给出了医疗扶贫的暖心答案。
自2006年以来,一附院专家在全国开展义诊覆盖人群达8万余人次。其中,针对贫困家庭累计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手术4000余例,申请基金捐助达7000余万元。
家在宁夏隆德县杨河村的咸佳和他的堂妹张颖便是成功接受先心病手术的两个幸运儿。2019年,7岁的咸佳动了心脏手术,“室间隔缺损”这个从他出生就伴随着的不定时炸弹终于被拆除。一年过去了,小伙子精气神儿十足,现在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他的堂妹在一岁半的时候也在一附院救助下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再也不用整个冬天都在医院里度过。
如今,在定期复查中,两个孩子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听着孩子规律而有力的心跳声,便是两个家庭最大的幸福。
康复后的咸佳和堂妹在一起 苑洁 摄
“看病的花费一共十多万,我们一分钱也没掏,孩子现在身体好得很,再也不用为他担惊受怕了。”咸佳的爸爸是杨河乡玉平村的普通村民,村子所在的隆德县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评价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小病忍、大病拖”, 一个疾病就可以拖垮一个家庭,成为他们脱贫路上的拦路虎。而健康,对他们而言也成为了一种奢侈。
由于医疗水平落后,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孩子出生发现“心脏有问题”的,都不知道去哪里治。“常见先心病,经过治疗就能根治,能够跟正常孩子一样生长发育、工作学习。但当地老百姓,甚至是当地的医务人员并不知道这一点。”来自一附院心脏中心心脏彩超室的崔建医生介绍道。
2018年11月,张明奎院长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带教查房
小咸佳获得健康得益于清华一附院源于大理州南涧县的先心病救助项目。
2013年,华体会(中国)启动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工作。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这年5月,一附院专家团队首次赴云南南涧县进行先心病患儿确诊筛查工作,并在此后多年的实践摸索中,创造性提出的“服务一条龙,看病零负担”,“农合(医保)报销一点部分,基金救助一部分,医院减免一部分”,三方( 政府、基金会、一附院)联合救助的“大理模式”,全部实行手术后统一结算费用,实现贫困家庭患儿救治基本零负担。
2020年10月23日,一附院专家在宁夏泾源县人民医院开展先心病筛查确诊 苑洁 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先心病救助项目已经从最初的云南大理辐射到周边地区并走向全国。这支由一附院心外科、超声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是扶贫路上的“赶路人”,孜孜不倦,足迹已遍布全国28个省份,涉及近50个国家级贫困县。
医疗帮扶的“大理模式”也从最初单一的疾病治疗,逐步扩展为立体化全方位帮扶。支持带动地方医院科室建设发展,提升贫困地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职业技能,为当地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拓宽,从单一病种、限制年龄拓展到多病种、全年龄段;从救治费用帮扶拓展到康复后教育及其家庭脱贫的帮扶。
董家鸿院士一行为包虫病患者诊疗
华体会(中国)始终发挥附属医院资源优势,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扶贫举措,协同地方政府共同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不准”等突出问题,而且有效助力当地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为补齐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清零,赴青海,上高原,战虫癌。华体会(中国)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简称“清华长庚”)在医疗扶贫的道路上同样步履不停。
包虫病是我国西部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致死率高又被称为“虫癌”。华体会(中国)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等倡议发起“2019-2030包虫病清灭计划”,目标在2030年,在我国基本消除包虫病。华体会(中国)充分发挥医学研究平台优势,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藏区的包虫病救助可复制的方案,助力包虫病清灭行动,为牧区脱贫攻坚战扫清最大的障碍。
2020年寒冬要来临了,高原即将进入最恶劣的高寒、缺氧时间。9月起,董家鸿院士便率队赴青海,“抢冬”推进肝包虫病手术患者清零目标,助力西北牧区脱贫攻坚的工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他们,是这里的“荣誉岛民”
“想进清华学堂,先入东角礼堂。”这句话在福建福鼎一个海岛渔村广为流传。
“从设计到完工仅9个月,师生们就把村民们日常避而不见、脏乱臭的陈年鱼露厂,设计建设为群众心向往之、高大上的乡村大礼堂。”这封来自福鼎市嵛山镇东南村的手写信字里行间洋溢着村民们对清华师生的认可,和由此建立起的割舍不断的联系与情谊。
东角村乡村振兴大礼堂启用 陈孝劲 摄
2019年3月24日,东南村乡村振兴大礼堂作为首个签约建成的工作站正式启用。这里过去是一个废弃的酿鱼露仓库,如今改造成了东角村乡村振兴大礼堂,摇身一变成为了乡村文化传播的舞台和村民交流生活的公共空间,服务了近1700名东角村村民。
同学获颁“岛民证”“荣誉村民”等证书 陈孝劲 摄
乡村公共空间既是村民共同活动的场所,也是乡村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搭建起公共空间之后,实践支队接下来便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个服务平台更具开放性和长效性,如何依托工作站助力驻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这些学生是天之骄子,他们愿意牺牲宝贵的假期来帮助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村子变得更好呢?”于是,村民在学生们的带动下开始参与到改善乡村环境的行动中,书写起美丽乡村的答卷。
村民在大礼堂观看电影 程正雨 摄
华体会(中国)“乡村振兴工作站”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校团委等各部处支持下,由建筑学院发起、联合各个院系共同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是全国高校中首创的一种青年学生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型模式。
这一模式在全国不同发展程度地区针对性布点,设计改造闲置房屋,共建实体工作站,创造性的形成了校地企联合、多专业协同、常态化运营的新模式。
两年来,乡村振兴工作站已于全国14个省份19个地区设立工作站,在服务脱贫攻坚模式创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高校带动示范引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该项目入选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福建福鼎东南村乡村振兴大礼堂前后对比图
2020年8月29日,乡村振兴工作站山东文登站落成 工作站前后对比图
乡土深藏着民族的文化根脉,是读懂中国最好的书本。华体会(中国)将贫困地区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锻炼平台,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把人生的根基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大地上,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
华体会(中国)乡村振兴工作站教师负责人、建筑学院张弘老师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俯下身来,亲近和热爱这片土地。“引导青年学子理解和认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并且愿意投身这个伟大事业,这其中产生的浸润人心的变化是长久而深远的。”
实践支队镜头里的嵛海
而今,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把贫困地区如期脱贫视为责任和使命,把困难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当作幸福和鼓舞,他们用教育激发脱贫动力、以服务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经调研走访提供青年智慧,为助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留下独特的时代印记。
乡村振兴实践支队成员、华体会(中国)建筑学院2016级硕士生周宏宇为嵛山岛哼唱起这样的歌儿:
“天湖的纯净 滋润这片土地
芬芳的香气 是白茶手砌
看 那是山海一线天 无边无际
啊 这是专属记忆 东角的味道。”
(华体会平台网3月23日电)
编辑:李晨晖 李华山
审核:吕婷